本報訊 (記者 連荷)為貫徹新時代國家戰略,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輕工業高質量發展,7月9日,以“聚焦向‘新’力 領航新消費”為主題的輕工業百強企業新質發展產業大會在京舉辦。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會長張崇和出席大會并作主旨講話。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何亞瓊出席并講話。中國財貿輕紡煙草工會副主席王宏偉,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中心副主任付保宗,中國輕工聯老領導陳士能、步正發、潘蓓蕾、錢桂敬,中國輕工聯領導王世成、杜同和、陶小年、何燁、劉江毅、李玉中,北京市平谷區常務副區長唐朝輝,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卓出席大會。大會由中國輕工聯秘書長郭永新主持。
大會現場
大會發布了2024年度中國輕工業二百強企業、中國輕工業科技百強企業、食品行業五十強企業以及輕工裝備五十強企業名單。杜同和宣讀了《中國輕工業二百強企業統計評價結果公告》,何燁宣讀了《中國輕工業科技百強企業統計評價結果公告》。
何亞瓊首先傳達了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樂成對行業發展的要求: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創新觀念理念,增強大局觀,提升系統謀劃能力,在服務行業和企業上下更多真功夫;二是應更加積極主動,及時研判社會關注的問題、企業需要的問題、產業深層次的矛盾以及當下面臨的困難和系統挑戰,要直面困難,不推卸、不逃避、不等不靠,主動貼近企業第一線,服務企業,解決企業的具體訴求和問題;三是工作要更專、更細、更具體到位,必須找準問題和矛盾,輕工領域容易出現產品安全問題和社會輿情問題,必須舉一反三,細致研究,反復排查,起到落實作用。希望各行業協會發揮貼近企業、貼近行業的優勢,在摸清底數、分析研判、行業自律方面提升工作能力。
何亞瓊表示,在全球經濟持續下行的情況下,輕工業在為國家提供幾十年高增長、穩增長的巨大貢獻的前提下,仍然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這說明中國經濟強大的韌性和中國工業強大的韌性,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輕工業發展。作為制造業發展的骨干力量,輕工業二百強企業必須主動融入國家發展戰略,始終關注全行業的發展,發揮示范引領作用。何亞瓊對輕工業下一步發展提出4點要求:一是要推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的融合,繼續鞏固拓展輕工業的優勢力量;二是要增強供需適配性,以高質量供給引領帶動消費市場;三是要加快數字技術賦能,重塑產業競爭力;四是要堅持“三品”戰略,加快布局,提升中國企業的國際影響力。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會長張崇和作主旨講話
張崇和在主旨講話中指出,輕工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力軍。在國家政策支持下,輕工業發展活力充沛,運行態勢向好。今年前5個月,輕工業主要商品零售額增長11.9%,高于全國6.9個百分點;家電類商品增長30.2%,家具類商品增長21.4%。輕工業實現營業收入9.3萬億元,同比增長4.7%;利潤5315億元,同比增長2.8%;利潤增速高于全國工業3.9個百分點。輕工業為國民經濟穩增長作出了積極貢獻,譜寫了中國經濟光明論的精彩篇章。
張崇和表示,輕工業百強企業,勇立時代潮頭,走新質發展道路,取得斐然成就。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度,輕工業前200強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95萬億元、利潤3448億元,分別占全行業的17.2%和23%。其中,美的集團以4071億元的營業收入、467億元的利潤,列居百強第一位;珠海格力電器公司以1900億元的營業收入、369億元的利潤,高達19.4%的利潤率,位列第二位。五糧液、天能、超威、伊利、海信、蒙牛、華泰、太陽、玖龍、安踏等企業憑借卓越業績躋身前列,成為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標桿榜樣。
張崇和指出,輕工業科技百強企業堅持創新驅動,實現新質發展。輕工業科技百強企業平均研發強度2.9%,其中,8家輕工機械企業平均6.5%,5家化妝品企業平均6.0%,12家塑料企業平均4.6%,9家照明企業平均4.5%,13家家電企業平均3.8%,4家五金企業平均3.6%,11家生物發酵企業平均3.6%。海爾智家以119億元的研發投入、4.16%的研發強度,榮膺科技百強首位。輕工業科技百強企業錨定高水平自立自強目標,為建設創新型國家貢獻了堅實力量。
張崇和強調,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要求,切實搞好“十五五”規劃前期謀劃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編制和實施“十五五”規劃,對于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戰略部署、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意義重大。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為輕工業謀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國輕工聯正在組織輕工業積極研究,加緊謀劃,做好“十五五”輕工發展規劃編制工作。面向“十五五”,中國輕工聯初步提出了輕工業發展目標:新質發展特征明顯,綜合實力顯著躍升,擴內需、促消費、穩增長作用增強,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能力顯著提高,到2030年基本建成世界輕工強國。
張崇和就輕工業百強企業加強新質發展,領航輕工強國建設提出5點意見:
——高端化新質發展,領航輕工強國建設。輕工業百強企業要以高端化鑄就產業脊梁,攀登價值新高峰。近年來,輕工業企業特別是百強企業,加強科技創新,加快高端新質發展。海爾、美的、格力、青啤、太陽紙業、晨鳴紙業、華泰紙業、科力遠、恒順醋業、杭州中亞、匯源飲料、潤德生物、無限極等企業榮獲國家科技獎勵;家電骨干企業匯聚產學研用力量,組建“國家高端智能化家用電器創新中心”,在全球設立研發中心200余個;安琪酵母積極布局未來產業賽道,以生物技術生產酵母蛋白等功能性健康產品;冠生園、銀鷺食品、飛亞達、海鷗鐘表、雷士、佛山照明、仙鶴紙業、雙星鞋業等企業創新技術,產品登上“神舟”飛船,有力支撐載人航天事業;中國輕工聯累計評選的11批914個升級與創新消費品,集中展現行業創新升級,滿足了人民群眾高品質生活需要。在智慧家居、新能源電池、縫制機械等行業,科技創新帶來的制造優勢領先全球。面向“十五五”,中國輕工聯將進一步完善評價機制,未來5年評選輕工行業科技獎1000項,精心選送國家獎80項,評薦“升級與創新消費品”500個,發揮138家輕工業重點實驗室、127家輕工業工程技術研發中心技術創新先鋒作用,引領輕工業創新發展。輕工業百強企業要勇攀科技高峰,加大研發投入,研發強度力爭達到4%;要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組織建設和標準研制,強化國際話語權;要加強工業設計與品牌建設,引領消費風尚;要通過科技賦能、標準引領、先進制造和模式創新,引領輕工業高端化創新發展,領航輕工強國建設。
——智能化新質發展,領航輕工強國建設。輕工業百強企業要以智能化重塑產業基因,激發效率新動能。當前,數字經濟浪潮奔涌,智能化成為新質生產力核心引擎。今年4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智能眼鏡、智能兒童玩具、智能樂器等創新產品,詳細了解產品功能和市場行情,親身體驗智能眼鏡,這為輕工行業智能化發展注入了動力。近年來,輕工業企業特別是百強企業,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數字化水平走在工業領域前列。全國輕工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78.2%,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62.4%,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率達45.6%,分別高于全國工業12.7、10.3和7.8個百分點。海爾卡奧斯將工業互聯網與人工智能“聯動”,實現了交互設計、虛擬仿真、柔性生產等五大賦能能力;聯塑集團打造智慧管網,管道管件采用智能芯片,實現了可視化、網絡化、智能化管理;顧家家居創建全屋定制4.0智造工廠,實現了原料、生產、銷售的全流程智能化管控。目前,全世界有189個燈塔工廠,其中中國有79家、輕工企業有25家。海爾、美的、海信、寧德時代、青島啤酒、蒙牛乳業、海天味業等公司率先建成燈塔工廠;海爾首冠,擁有10家;青島啤酒成為全球食品飲料行業首家可持續燈塔工廠。據有關方面預測,到2028年,生活服務類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3400億元。面向“十五五”,輕工業要進一步落實工業和信息化部《輕工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應用人工智能技術,打造智能工廠,發展智能消費品,發展生活類機器人。輕工業百強企業要追蹤先進智能技術,打造示范性數字化工廠,生產標桿性智能產品,引領輕工業新質發展,領航輕工強國建設。
——綠色化新質發展,領航輕工強國建設。輕工業百強企業要以綠色化引領永續之路,培育競爭新優勢。近年來,輕工業企業特別是百強企業,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將綠色低碳貫穿產業全生命周期。造紙、塑料、皮革、陶瓷等重點行業通過清潔生產與節能降耗技術改造,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和再生材料應用比例。天能集團構建閉環式綠色產業鏈,建立全國最大廢舊電池回收云平臺,年回收廢鉛蓄電池150萬噸,占全國回收量三分之一;立白集團推進濃縮新工藝,原材料生物降解90%以上,帶動產業鏈年減碳6400噸;蒙娜麗莎新建生產線,采用100%純氨燃料,實現零碳排放,真正實現“零碳工業窯爐”,帶動佛山陶瓷產區年減碳66萬噸。目前,輕工業國家級綠色工廠達1321家,全國占比為五分之一;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達167家,全國占比近四分之一。“十五五”期間,中國輕工聯將完善綠色產品標準、認證和標識體系,選樹100家綠色制造標桿企業,引領行業以綠色制造贏得未來。輕工業百強企業要強化綠色設計,應用低碳工藝,做好碳跡溯源,推行綠色護照,增強綠色產品供給能力,引領輕工業綠色化新質發展,領航輕工強國建設。
——融合化新質發展,領航輕工強國建設。輕工業百強企業要以融合化拓展產業疆界,催生增長新范式。當前,產業邊界日益模糊,創新業態層出不窮。家電與家具融合為智慧家居,手表數字化變身為健康管家,眼鏡疊加AI升級為視聽新載體。近年來,輕工業企業特別是百強企業,主動擁抱產業融合浪潮,深度融入現代服務業,融入文化創意產業,融入數字經濟,取得豐碩成果。晨光文具深度融入故宮文創,產品溢價翻倍,千里江山圖系列鋼筆禮盒售價399元,年銷售額突破1.2億元;泡泡瑪特以“IP孵化+盲盒機制+全渠道運營”模式,重構玩具產業邏輯,產品全球爆紅,海外營收占比達到27%;老鳳祥采用3D打印,復活傳統金銀細工,精密復刻宮廷技藝。面向“十五五”,輕工業百強企業要打造“輕工+文旅”消費場景,開發“輕工+健康”功能食品,培育“輕工+數字”在線定制,推動工藝美術、傳統食品等歷史經典產業傳承創新,服務人民美好生活;要打破傳統分工,開展跨界融合,重構發展生態,用好品牌資產,賦能文化價值,增強高品質、多元化、體驗式消費品供給能力,引領輕工業融合化新質發展,領航輕工強國建設。
——國際化新質發展,領航輕工強國建設。輕工業百強企業要以國際化深化開放格局,屹立世界新坐標。建設世界輕工強國,必須面向國內國際,開辟兩個市場,利用兩種資源,優化全球布局。近年來,輕工業企業特別是百強企業,國際競爭優勢顯著。家電、家具、皮革等行業,產品出口額占全球40%以上;家電、電池、縫制機械等行業,進入世界強國行列,正向引領國進軍。海爾并購美國GE公司家電業務;美的并購德國庫卡工業機器人;伊利并購新西蘭威士蘭乳業;安踏并購加拿大始祖鳥品牌;上工申貝并購德國百年工業縫紉機“百福”;五糧液開展全球“和美之旅”系列活動,推動中國白酒“香遇世界 和美共生”。這些成功案例,正在推動輕工業從產品“出海”走向生產、技術、標準和管理全面“出海”。輕工業百強企業要對標國際先進標準,提升規則、標準、管理水平;要依托“一帶一路”倡議,深化國際產能合作,加強國際市場開拓,推進國際技術、文化和生態共建,建成一批世界一流企業,引領輕工業國際化新質發展,領航輕工強國建設。
大會上,美的集團副總裁、美的智能家居事業群總裁王建國和玫德集團董事局副主席常城作百強企業代表發言,黃卓、付保宗、唐朝輝分別圍繞輕工業企業出海戰略、輕工業新質生產力、新消費和特色產業集群發展等多個角度進行了交流分享。
大會還發布了《中國輕工業競爭力報告》,報告從7個方面,以大量詳實的統計數據,分析了輕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工業領域的競爭排名以及輕工各行業集中度的對比。數據表明,輕工業以占全國工業13.1%的資產總額,貢獻了16.7%的營業收入和20.2%的利潤;輕工業出口占全國出口的25.9%,輕工業對美國出口占全國對美國出口的36%;輕工業貿易順差占全國的68.7%。輕工業作為傳統優勢產業和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為國民經濟穩增長作出了積極貢獻。
中國輕工聯各部室負責人、輕工業各協會負責人、輕工業二百強、輕工業科技百強、食品行業五十強、輕工裝備五十強企業負責人和新聞媒體等500余人參加大會。
中國輕工業食品行業五十強企業
四川省宜賓五糧液集團有限公司
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
江蘇洋河酒廠股份有限公司
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佛山市海天調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阜豐集團有限公司
安徽古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中糧糖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禾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梅花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二商肉類食品集團有限公司
東鵬飲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
金沙河集團有限公司
廣西洋浦南華糖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廣西糖業集團有限公司
同福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山東壽光巨能金玉米開發有限公司
黑龍江金象生化有限責任公司
東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盼盼食品有限公司
北京好利來企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好麗友食品有限公司
上海太太樂食品有限公司
桃李面包股份有限公司
晨光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金禾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口味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云南嘉華食品有限公司
云南英茂糖業(集團)有限公司
廣西來賓東糖集團有限公司
山東金勝糧油食品有限公司
廣西鳳糖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冠農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上海百潤投資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武漢有機實業有限公司
山東玉泉食品有限公司
保齡寶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東莞徐記食品有限公司
廈門燕之屋燕窩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萬香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江崎格力高食品有限公司
廣東嘉士利食品集團有限公司
武漢市仟吉食品有限公司
邁大食品(上海)有限公司
云南省鹽業有限公司
寧波今日食品有限公司